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324号提案答复的函
周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庆多式联运服务规则与标准体系构建的建议》(第1324号)收悉。经与市交通运输委、市委金融办等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多式联运发展相关情况
(一)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广应用持续扩大
出台了促进多式联运提单市场应用的奖励政策,引导企业持续扩大铁路提单、铁海联运提单市场应用,会同相关部门深化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并指导行业协会编制完成《多式联运经营人分类与评定规范》地方标准。2024年全年,我市签发铁海联运提单、铁路提单共9624票,涉及货值约34亿元,多式联运提单签发量同比增长64%。2025年1—9月,我市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共15904单,同比增长32.4%,货值179.6亿元。
(二)集装箱共享调拨建设成效明显
依托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已布局境内外提还箱点15个,扩大集装箱合作企业至18家。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围绕服务“铁公水空”等物流活动用箱需求,鼓励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物流企业先行先试,将其箱源信息集成至数字陆海新通道应用,搭建集装箱公共信息中心,统筹推进箱源信息共享、箱管一体成网,推动全市物流通道降本增效。
二、对提案具体事宜的回复
对于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认真考虑并将充分吸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推广标准集装箱兼容改造、统一智能设备接口参数、循环共用标准化托盘,构建‘箱—机—盘’全链条标准化体系,依托陆海新通道区域协作机制推动多式联运‘一箱制’设施设备高效协同”建议
一是鼓励推广标准集装箱兼容改造。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鼓励相关企业重点研究规范集装箱结构强度、尺寸适配、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针对重庆特色产业需求,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支持企业开展专用集装箱改造试点。二是构建统一智能设备接口标准体系。市交通运输委已指导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推动智能装箱系统实现铁路货物编码与海关货物编码互通关联,有效减少人工重复录入,提升物流效能,目前已累计服务订舱数量超4万标箱。三是推动数字物流与金融服务高效协同。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立足通道数字化赋能,围绕中国(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字陆海新通道”等应用,依托数据整合与“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系统直连,提供“一站式”登录授权接口,推动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
(二)关于“制定多式联运示范合同文本、建立企业‘白名单’备案制度、出台金融激励政策,构建‘契约赋权+信用背书+政策保障’的多式联运提单融资支撑体系,强化提单融资功能”建议
一是优化多式联运融资服务。指导银行创新多式联运融资模式,通过制定“借款人、承运人、仓储方、银行”等四方仓储运输融资合同,明确承运人、仓储方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保管和运输职责,确保银行有效控货,为提供贷款融资做好支撑,形成完善的多式联运融资服务模式,并在全市推广适用。二是强化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赋能。持续推动“陆海一单贷”“陆海链融”“通道e融”等通道专项贷款产品运用,利用“一单制”数字提单向通道企业提供“信用证+进口押汇+未来货权转存货”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2025年1—9月,“一单制”融资1.97亿元,同比增长超100%,累计融资超7亿元。
(三)关于“政府出台金融激励政策,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创新多式联运金融产品”建议
一是实施精准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一单制”签发及融资奖励政策,完善修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对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的企业及利用多式联运“一单制”进行融资的企业给予奖励,提高企业签单、融资的积极性,持续扩大“一单制”推广应用。二是探索金融实践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一单制”融资推广,截至9月参与“一单制”提单融资模式合作银行由原来的6家增加到11家。创新融资模式,实行企业白名单“一次授信、批量放贷”模式。试点物流链“秒申秒贷”的互联网融资模式,通过“一单制”提单信息,实现提额增信功能。三是开展市区联动合作。市区联动参与,我办会同市财政局、长寿区商务委联动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以及重庆宏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探索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融资+担保金融服务产品,向长寿某化工品外贸企业提供500万元融资担保,进一步推动市区联动“一单制”金融实践不断创新。
(四)关于“制定统一单证标准、确立电子提单法律效力、开发智能数据转换系统,构建‘单证标准化、数据智能化、监管协同化’的多式联运规则体系,实现‘一单制’物流服务效能提升”建议
一是推进单证标准化、数字化建设。研究起草《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单制”数字提单应用若干措施》,推动健全多式联运规则体系,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发展,创新开展航运贸易区块链改革,创新打造航贸链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模式,推动贸易、物流、金融“三合一”发展,实现14个应用场景的数字提单、数字保单、数字鉴定报告等核心单证上链存证超45万票。二是推动陆海新通道标准化联盟常态化运行。联盟已于2024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理事会,确定了陆海新通道标准化联盟章程,为联盟常态化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与治理基础;完成《陆海新通道标准化联盟三年发展规划(送审稿)》编制,构建陆海新通道标准化发展生态体系。三是加快推进地方标准上升至国家标准。聚焦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规则创新,联合业内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围绕“一单制”“一箱制”“单证物权化”等重点课题,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为核心业务场景,开展新形势下陆上贸易规则探索研究,以《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多式联运提单》标准草案为基础,推动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办将全力会同各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多式联运服务规则与标准体系构建,加快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搭建更加完善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适时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创新多式联运金融产品,鼓励有关单位及企业做好先进装备及技术改造升级,提升装备配置水平和服务能力。
感谢您对我市口岸物流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2025年10月30日
联 系 人:韩 笑
联系电话:18510039331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0000110
ICP备案:渝ICP备20002885号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