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口岸物流

中国—东盟海关深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第二次会议暨促进中国(重庆)—东盟通关便利化圆桌会议在渝举行

日期: 2025-09-30

9月25日至26日,中国—东盟海关深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第二次会议暨促进中国(重庆)—东盟通关便利化圆桌会议在渝举行。会议由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和重庆海关联合主办,来自文莱、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9国海关代表,以及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重庆市相关部门、区县和市场主体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有关工作成效和经验。重庆海关发挥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中方秘书处作用,支持“智慧海关”建设专题研究,目前已有145个国家(地区)海关注册加入平台。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推介了重庆在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全向拓展、全域开放、全面合作方面的初步成效:一是“东盟快班”高效贯通欧亚已稳定运行3条双向线路,最快19天运达,累计货值超20亿元,依托“一次委托、一箱到底”模式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二是通道物流经贸产业持续融合建立中老泰“三国三园”合作机制,发展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业三大产业。三是数字陆海新通道实现智慧赋能,通过集成3.4亿条数据的“通道大脑”和“铁海联运一码通”,实现流程压减34%、单证精简56%;中新实时共享数据127万票,实现重庆至新加坡全程可视化查询,增强供应链协同效能。四是跨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不断优化,沿线省(区、市)海关、铁路等部门在渝签署合作备忘录,形成高水平共建合力。

此外,湛江、南宁、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海关分别就“并行港”模式、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建设、中老铁路通关便利化、“区港一体化”改革、中亚海关合作等议题交流经验,文莱、柬埔寨、缅甸、哈萨克斯坦、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海关代表分享了各国在无纸化通关与智慧口岸实践,并提出深化合作建议,企业代表围绕跨境通关便利化建言献策。

会议各方围绕中国—东盟海关合作提质升级、提升跨境铁路运输和跨境公路运输海关通关便利化、推动“东盟快班”和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一致表示愿意加强智慧海关建设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流程协同与数据共享,共同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更加安全、高效、便利。

会议决定,将加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海关国际合作,优化通关流程;深化跨境铁路便利化合作,保障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高效稳定开行;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早期收获”,加强协调配合,优化跨境公路运输通关流程,助力中老泰跨境公路运输“一车到底”;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落实,保障中老、中越跨境公路运输通关便利;探索优化通关手续,促进跨境铁路运输通关高效;扩大日常海关联络协调员机制覆盖范围,及时通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关情况,推动区域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

重庆口岸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