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口岸物流

数智引领 服务升级 重庆市深入推进口岸物流智能化建设

日期: 2025-10-11

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海关总署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以先进数字技术推进口岸物流智能化建设,加快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效能,助力重庆高水平对外开放

夯实数字底座,支撑口岸业务发展

升级“单一窗口”功能。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地方特色应用38项,涵盖通关、物流、金融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贸易服务。截至2025年8月,累计注册用户2万家,申报量突破2.9亿票。

促进数据归集共享。依托数字陆海新通道平台,实现与海关、外汇、税务、口岸场站、园区等不同口岸主体124类数据,广西、四川、上海、浙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71类数据,以及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等47类数据交换共享。截至20258月,已归集数据3.4亿余条,共享调用7800多万次。

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提高口岸通关效能

实施“船边放行、智能分流”改革。积极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融合数字重庆建设与智慧海关建设,开发“长江经济带智慧物流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系统互联、信息共享、监管协同,提升物流效率30%以上。

强化风险智能管控。打造口岸物流AI智能体小陆,依托DeepSeek深度学习技术,形成覆盖生产、物流、通关全流程的跨境风险防控体系,实时监测预警反馈、处置口岸通关物流风险事件,实现48小时内处置率超95%。

推动“通关+物流”建设,提升口岸服务水平

打造铁海联运“一码通”。创新铁海联运一码贯通服务模式,推动渝桂46类352项铁海联运数据共享实现重庆至广西铁海联运货物物流状态全程可视,流程压减34%单证精简56%

实行铁海联运“一站式”订舱。构建数字陆海新通道平台,整合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等运力供给资源,提供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线上订舱服务多种出海线路、出海方式规划服务。截至2025年8月平台共承接订舱委托超2万票,运输总箱量超20万标箱,涵盖摩托车零配件、汽油发动机等520余种商品。

深化区域通关协作,畅通陆海物流通道

推动渝桂监管协同。重庆海事局与广西钦州海事局联合实施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监管模式,两地实现跨区域监管互认。重庆海事在装箱地完成安全运输措施检查广西钦州海事局认可检查结果,在港口不再进行检查,平均减少物流时间35。截至20258月,通过该模式已保障60批次超1100台新能源汽车高效通关。

促进渝新数据互联互通。新加坡港务集团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累计交换集装箱、船舶动态信息等数据120万票。实现渝新铁海联运订舱、集货、通关、铁路发运、站港转运、海运发运、目的港收货等7个环节状态可视追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

重庆口岸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