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69号提案答复的函
张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东盟冷链(渝东南)分拨中心的建议》(第1169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重庆海关、重庆铁路办事处、黔江区政府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 、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统筹,启动物流园区规划。黔江区成立了以高新区管委会牵头的物流园区规划工作专班,明确以高新区物流组团2平方公里为核心载体,统筹推进物流节点优化与产业体系升级,着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强化对武陵山区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完成前期调研及企业需求摸排,明确仓储、跨境服务、智慧联运等功能定位;通过与企业座谈,锁定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特色业态需求,初步设计形成“通道+枢纽+产业”融合方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集疏运体系。完工投用200万吨铁路货场集装箱功能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江站点正式启动运行。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将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完工投用黔江高铁站房。建成“1环4射”高速公路网,过境高速、渝湘高速、黔恩高速、黔石高速形成东南西北“四向”通道。全面完工黔江机场改扩建项目新建航站楼。开设航空直通物流,黔江机场与江北机场实现航空物流转运“零换乘”,正式纳入市级低空装备产业发展试点。
(三)强化工业比较优势,物流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建立“一 主两特一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铝加工、玻纤、食品三大产业链。聚焦铝加工、玻纤、食品三大产业链招商,推动链主企业建成玻纤20万吨产能、再生铝20万吨产能。新建成投产恒芯紫来SMT贴片、3万吨食用油生产线、年产2000吨中药饮片等项目,加快建设30万吨再生铝、亿源中医药产业一体化等项目。着力打造鲜菜火锅食材产业园,集中投产荣水食品等5个火锅食材加工项目,蓬江食品、正好味主要产品被纳入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名单。
二 、关于建议事项
您提出的支持建设东盟冷链(渝东南)分拨中心的建议非常宝贵,对黔江区打造渝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与商贸物流中心具有重要建设性意义。
(一)关于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在物流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 持,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上给予指导和倾斜,市财政局给予物流补贴、人才培养补贴等资金支持的事项。
市发展改革委认为区域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建设,宜结合人口、土地与产业发展条件等实际情况,对冷链物流、物流设施设备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同时结合地方财政、招商条件等因素阶段 化推进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黔江区相关领域项目策划、储备指导,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黔江区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向市财政局争取物流补贴、人才培养补贴等资金支持。
(二)关于建议市商务委同意黔江区建设“无水港”,给予政策支持的事项。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黔江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 黔江铁路货场集装箱功能区投用。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江—钦州班列实现首发,货运量、货运值实现历史性突破,分别达1406标箱、1.044亿元。同时,主动对接宣传推介优质产品走出国门,助力打造渝东南农产品出口精品样板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立足有关职能定位,与黔江区常态化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东 盟冷链(渝东南)分拨中心建设。同时,也建议黔江区政府紧密结合外贸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做好相关可行性研究,在确定货源稳定支撑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统筹推进“无水港”建设。
(三)关于建议成都铁路局加快建设450万吨铁路货场,开通甩挂业务,并将黔江作为黔张常铁路始发站的事项。
2023年,成都局集团公司为完善黔江地区货运功能布局,构建“铁公”联运体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对黔江站货场进行了投资扩能改造,并于2024年1月建成投用。改造后黔江站货场办理能力118万吨/年,2024年运量完成60万吨,同比持平,能力利用率51%,总体能力能满足地区近期集疏运需求。为支持黔江地区综合物流发展,下一步,成都局集团公司将根据地区货运量增长、货源结构变化情况以及客车开行统筹安排,适时研究并启动黔江站货场能力补强及将黔江站作为黔张常铁路始发站工作,服务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杨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2025年5月7日
联系人:漆华 一
联系电话:6315194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0000110
ICP备案:渝ICP备20002885号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