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口岸物流

智慧赋能 重庆口岸物流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

日期: 2021-08-28
字体:

为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重庆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切实推动物流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着力优化物流运输结构,全面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不断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能级和水平。

智慧物流是赋能产业变革的重要手段。围绕智慧物流发展,重庆结合自身实际,从通道、口岸等领域出发,积极建设智慧通道、智慧口岸、智慧平台,着力实现通道智能化、通关便利化、平台融合化,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物流整体降本增效,让重庆口岸物流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

重庆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基础上,构建国际供应链信息通道,探索智能装备、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深化物流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让物流更加开放、智能、共享。同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文章,加速构建陆海内外联动、南北通道辐射、东西双向互济、内外双向循环、全面对外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建设智慧通道,提升通道能级

重庆不靠海、不沿边,其物流基础先天不足。但重庆敢为人先,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开辟了东南西北四向大通道,使自身从开放末梢成为开放前沿。

大通道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物流基础,也是重庆打造智慧物流的重要载体。为此,重庆一直致力大通道的智能化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国家战略,重庆作为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不仅要发挥好平台作用,也要在智能化建设上有所建树。

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

2020年,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系统整合集成了单一窗口、铁路、港口、船公司等各方平台系统,实现了对货物全程动态跟踪,还能有效整合通道沿线数据资源。借助这一平台,企业可在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操作,整体办理时间比以往节省了60%以上。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对接14个平台系统,订舱量近4万余单。长江黄金水道一直是重庆最重要的货物通道。为进一步提升其效率,重庆也正在探索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施智慧长江物流工程。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表示,重庆出海出境大通道的智慧化水平,影响着重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通道智慧化建设,是提升开放通道效率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一环。

建设智慧口岸,提升通关便利化

口岸是开放的门户。口岸的智能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通关的效率。同时,重庆也拥有整车进口口岸等多个口岸功能,通过智能化建设提升口岸作业水平,也是重庆建设智慧物流的关键环节。

打造智慧口岸,是提升整体通关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重点围绕业务流程优化、设施设备改造、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口岸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便利人员和货物快速通关,实现“隐形监管”“顺势监管”和无感通关,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重庆从水陆空等多领域出发,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出了一系列智慧口岸的举措。

果园港

2019年,果园港口岸获批,也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地,随后便开始加快建设步伐,推动智慧港口建设。以其场桥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为例,司机不再需位于场桥驾驶室里,而是坐在办公室,就能远程操控码头作业区的场桥。

同时,这套系统还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司机只需在屏幕上选择一条作业指令,相关数据将传送至系统,场桥大车、小车及起升机根据相应信息,自动运行到指定的位置和相应的高度,进行集装箱的作业。

“除了这套系统,果园港也在很多地方推动智慧港口建设。”果园港相关负责人说,包括集装箱、卸货等区域,果园港都在进行智能改造升级,争取早日建成智慧港口。

目前,重庆港口岸还上线了“集装箱智能化理货系统”,识别率达96%以上,建成集装箱智能闸口,通闸时间缩短至30秒。

机场口岸建设的口岸边检自助通道、智能辅助查验机器人等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数字机坪管控平台更是亮点。

该平台应用了视觉智能和融合定位技术,能够记录飞机经过不同滑行道和跑道的时间点。点击任意轨迹节点,就可以回溯相应的录像画面。同时,视频监控应用了跨境跟踪技术,能够实现场面内航空器全流程的无缝跟踪和录制。

铁路方面,重庆铁路口岸配备远程操控自动化起重设备,升级场站卡口,运用光学车牌识别系统,实现出口卡口运抵、进口转关核销自动化。

以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H986)为例。通过智能审图,海关人员可以在不开箱的情况下对集装箱内货物、空箱、货柜车或集装箱夹层夹带等实现非侵入式查验,然后判断集装箱内的货物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暗格以及违禁品。

同时,因为减少了侵入式查验,单个集装箱检测时间不超过10分钟,企业通关效率大幅提高,也省去了开箱、掏箱、再装箱环节,大幅减少了查验时间。

建设智慧平台,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智慧物流的发展,不能只是某些领域、方面的单打独斗,更需要聚力融合,协同发展。在这一目标下,打造相应平台,发挥聚合效应,能够进一步推动重庆智慧物流的整体进程。

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一个典范。

目前,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取得“九个全国第一”的成效。包括全国“第一票货物申报”“第一票原产地证”“第一笔在线收付汇”“第一票空运运输工具申报”“第一个单一窗口国际合作项目”“第一笔服务贸易结算业务”“第一个单一窗口跨区域合作项目”“第一个智能报关功能”“第一个实现与铁路95306互联互通”。

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报关示意图

以“智能报关”为例,重庆“单一窗口”在全国首次引入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单证处理时间由每票40分钟缩短到40秒,单证效率提高80%以上,单证成本降低50%以上。

打破信息“孤岛”,是智慧物流建设中重要环节。为此,重庆积极搭建“1+5+N”物流信息平台体系。

“1”即建设重庆市物流信息平台,统筹水、公、铁、空、园区资源,满足市场主体“一次委托、全程服务、门到门交接”的多式联运需求,实现前台界面统一、后台高效协作。

“5”为建设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物流园区五大功能型物流标准化服务平台,形成五类标准化功能模块,支持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联运的物流标准化服务平台。

“N”是指围绕物流业发展服务的各类商务平台。包括生产贸易类平台、货代类平台、仓储类平台、运输类平台、报关类平台、物流通道类平台、撮合类平台、金融类平台、行业协会平台以及其他综合创新类平台。

“到2025年,形成以物流信息平台为牵引,数字物流、智能物流、智慧物流为支撑的物流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政府服务监管便捷高效、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物流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肖文军说。

巴川江表示,重庆的智慧物流建设也有自己明确的路径与逻辑,重庆要推动口岸物流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构建数字驱动的现代物流产业新生态;壮大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态,形成“通道+贸易+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发展新格局;拓展数字物流国际合作,促进口岸物流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共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