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口岸物流

重庆日报“两会”专题: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提速增效

日期: 2022-01-20
字体:

近日《重庆日报》整版刊登了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提速增效一文

1月4日,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揭牌。

这次揭牌,让重庆“解锁”了两项重要成就——西南唯一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全国唯一兼有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着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

随着重庆成为全国唯一“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也按下了“加速键”。


重庆具备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础基

全国获批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众多,为何重庆能够实现“水陆空”齐聚?答案是——独特的区位优势。

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首发开行

地域上看,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承东启西、牵引南北、通江达海,是西部唯一的集铁、公、水、空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特大城市,是国家打造的全国4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承载地。

“早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就印发了相应文件,要在重庆布局5种国家物流枢纽,是西部地区承载国家物流枢纽类型最多的城市。”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介绍,除了目前有的3种类型,还有两种分别是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

巴川江说,重庆现在汇聚“水陆空”三种国家物流枢纽,既是国家赋予重庆的历史使命,也是重庆抢抓重要战略机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内陆开发开放、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基础设施上看,重庆也具备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的条件,从3种国家物流枢纽的具体承载地可见一斑——

果园港,第三代现代化内河港口,是长江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枢纽中心和大件散货集散中心,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拥有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编制站两大国际级铁路设施,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始发点和到达站;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是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支撑。

“重庆近年来在出海出境大通道上的建设成效,也是让重庆‘水陆空’齐聚的重要原因。”巴川江说,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三大骨干国际物流通道在重庆交汇,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战略定位日益凸显,大开放战略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2021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1.2万标箱、同比增长57%,位居通道沿线第一,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强化。中欧班列(成渝)开行4800列,货值2000亿元,货量、货值均居全国第一。重庆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占长江上游港口货物吞吐总量90%,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巩固。国际航空货运取得历史性突破,国际货邮吞吐量打破常年徘徊15万吨的瓶颈,达到22万吨、同比增长46%,高位领跑西部地区,货值超300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比重约40%。

巴川江表示,随着“水陆空”3种国家物流枢纽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提升重庆铁公水空多式联运规模和效率,完善内陆现代物流骨干网络,协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出海出境通道,形成“通道+枢纽+网络”高效运行体系,进一步巩固了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的地位。

“这有利于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更强的带动作用,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巴川江说。


已获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

果园港 摄/蓝天

1月4日,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竣工、开工——11个项目竣工、7个项目开工、10个项目现场签约入驻。其中,签约项目投运后将增加片区进出口额超200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超500亿元。

这一大批重大项目的竣工能为重庆及中国西部地区的货物出入境提供就近、高效的口岸服务,长江中上游部分货物也能以“铁水无缝联运”的方式经果园港口岸作业区转运至欧洲和东盟国家。

比如,此次签约的聚升供应链西南总部项目,将借助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和政策优势,主要打造有色金属供应链项目以及开展国际进口贸易业务,做大做强有色金属进口贸易业务。

这只是一个缩影。

“重庆对已获批的国家物流枢纽,采取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高水平运营的方式进行建设。”巴川江说,如今,这些枢纽开始显现集聚效应,对重庆产业支撑、经济转型升级有明显的推动。

重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它能够提升果园港综合服务品质、服务能级,增强聚集辐射能力,有效支撑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基于此,重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围绕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平台作用,不断提升智慧港口水平,健全多式联运体系。

2021年,果园港枢纽货物吞吐量超2100万吨、同比增长48%,集装箱吞吐量48万标箱、同比增长44%,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果园港取得实效。企业入驻方面,新增招商入驻企业60家,同比增长近5.7倍。截至目前,枢纽区已累计入驻企业94家,其中世界500强2家、中新合资企业3家。

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能够进一步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辐射影响力,有助于促进“一带”和“一路”有机衔接,推动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口岸高地。

在此背景下,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提升与全球主要经济区互联互通水平。截至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全球106个国家、311个港口。重庆中欧班列稳定运行线路33条,通达欧洲百城,干支网络覆盖亚欧大陆全境。不仅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也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内外经济双循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中国动力”。

2021年,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签约项目49家,同比增长23%,协议金额达401亿元;江津综保区2021年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9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1.65亿元;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5个,协议引资额160亿元。


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创造良好环境

安博重庆空港物流中心

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

虽然在陆港、水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上取得了成绩,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揭牌,意味着国家给予了重庆新的任务。

国家有部署,重庆有行动。在揭牌当天,一批口岸物流领域重大项目落地。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渝北区政府分别与四川航空、厦门航空、华夏航空、南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签订了航空物流枢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金额累计超过100亿元。

根据协议,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在重庆设立基地货运公司,投放2—4架全货机,增开东南亚、欧洲全货运航线,合作内容涵盖航空物流、飞机租赁、航空维修、飞行培训、保税航材等多个领域。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还与涪陵区、永川区、重庆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公司等签订了13项口岸物流重点项目合作协议。签约对象不仅有政府、企业,还有高校、科研院所等,实现了“政、产、学、研”联动。合作内容既涵盖铁路、航空物流等传统产业,也包括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兴业态;既涉及干线通道建设,也突出枢纽节点扩能;既聚焦物流转型升级,也强化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巴川江表示,目前,重庆已经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四大发展定位和主要承担的四大基本功能、四大延伸功能。

具体而言,四大发展定位是指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中新“双枢纽”航空物流运营中心、临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安全保障基地;四大基本功能是指中心场站+干线运输枢纽功能、分拨配送枢纽功能、多式联运枢纽功能、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四大延伸功能是指综合性自由贸易服务功能、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空港数据中心服务功能、应急保障服务功能。

而随着上述项目的签约落地,不仅能够推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向既定目标发展,也将有助于重庆构建区域优势突出、运行特色鲜明、网络均衡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口岸物流体系,推进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全面融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之外,重庆对推进所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也有了具体规划。

“我们将按照国家要求,高质量推进‘十四五’时期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强化部门间协作和政策协同,推动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骨干多式联运体系,营造国际国内一流的枢纽建设运营环境,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巴川江说,具体而言有五个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重庆市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建立健全物流枢纽建设日常工作推进机制,探索建立重庆国家物流枢纽联盟,加强统筹、监测管理和考核等项工作,确保枢纽建设各项任务按计划落实到位。

二是加大国家物流枢纽培育力度,支持枢纽优质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冷链物流、进口生物医药、通关保税等功能性短板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枢纽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培育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标杆企业,示范带动其他物流枢纽做大做强。

三是完善枢纽网络运作短板,推动重庆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与四川、新疆、广西、云南、上海、江苏等地国家物流枢纽合作,加强功能对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形成干线支线有机衔接、国内国际协同联动的物流服务网络。

四是培育特色枢纽经济区,对接主要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促进物流与制造、商贸、金融等产业集聚融合、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不断提升枢纽的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五是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载体,优化提升物流资源配载能力、国际通道运营组织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打造国际物流城“升级版”,形成服务全球供应链的国际枢纽、西部枢纽经济发展新标杆、产城景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