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关于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025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渝口岸物流函〔2020〕64号)
朱光伟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綦江区规划建设渝南陆港型物流枢纽的建议》(第0250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委、市大数据发展局、重庆海关、綦江区政府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进的重点工作
(一)明确发展路径及功能定位。綦江拥有“三横三纵”大交通格局,兰海高速公路、210国道、渝黔铁路和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三万南铁路、303省道形成井字布网,是成渝向南出海最便捷的重要物流通道。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綦江物流枢纽规划与建设,一是将綦江物流园纳入了《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渝府发〔2016〕62号),定位为市级物流园区;二是在《重庆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渝府发〔2020〕9号)中将綦江作为干支联动的重要节点纳入“一主两辅多节点”枢纽体系,推动实现枢纽与通道、通道与辐射延展带的有效联动。
(二)推动建设渝南综合物流园。近年来,綦江依托物流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依托川黔铁路、三环高速、渝黔高速、渝贵铁路等优势,总体规划占地3000亩,重点围绕仓储物流、流通加工、运输配送、交易展示、配套服务、保税外贸等核心业务,争取布局铁路货运站、公路物流港、集装箱作业、仓储、流通加工、贸易展示、配套住宅等基础性功能区及从保税仓库到保税物流中心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并分期建设。2019年10月,市商务委印发《关于加快主城中心区域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外迁的指导意见》(渝商务发﹝2019﹞12号),统筹推进主城中心区域传统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外迁和承接市场集聚区域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工作。预计2022年全面完成主城中心区域市场外迁工作,推动培育一批千亿级市场集群、百亿级大市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綦江物流枢纽的规划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发展。为此,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一)关于将綦江陆港型物流枢纽项目纳入重庆市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结合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推进綦江物流发展,有效整合周边口岸物流资源,进一步明晰其节点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同时,根据我市中长期物流发展实际,适时将其纳入《重庆市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关于加快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运输能力有关情况。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渝贵高铁前期工作,释放渝贵铁路货运能力。加快推进渝贵高铁可研编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科学选线设站,并重点研究渝贵高铁对渝贵铁路客运的迭代效应,挖潜渝贵铁路货运能力。完善货运体系建设。聚焦形成铁公水空一体的货运综合交通运输格局、畅通铁路货运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结合綦万南片区的物流发展需求,统筹研究铁路货运站点布局。
(三)关于建设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重庆海关将协助綦江区结合渝南综合物流园建设和开放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海关监管区资源优势,发挥开放平台功能作用,厚植发展基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积极配合推进新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保税仓库的申报工作。
(四)关于科学规划重点产业布局。市经济信息委将积极支持綦江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綦江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并将从以下两方面予以推动落实:一是在发展定位上,会同綦江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联动万盛经开区发展,指导綦江区在编制“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时,进一步细化明确綦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二是在工业招商引资上,进一步指导建立专业化招商团队,围绕“煤电铝”等优势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填平、补齐、延展”的思路,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加大市区联动招商力度,以重大项目支撑綦江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口岸物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答复函已经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聂红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2020年4月20日